长春人文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历经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两个办学阶段。2020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转设更名为长春人文学院,至今已有37年的办学历史。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穆树源教授为董事长,博士生导师张兴海教授为校长,柳轶为党委书记(督导专员)。
学校现有东校区、西校区和双阳校区,占地面积57.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设有13个基层学院,36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等八大领域。2009年起,先后与东北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在校本科生13500余人。
学校坚持以建成国内具有人文福祉特色的一流应用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坚持“成功教育”理念,其核心是立德树人,人人皆能成功,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独立思想、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以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强、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勤奋开拓自强育才”的校训精神。
学校坚持专家治校,教授治学,形成了一支懂教育、会管理,具有开阔视野、前瞻性战略思维和眼光,有教育情怀,专注教育管理的核心团队,涌现出一批学术造诣深、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教师群体。现有专任教师71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比例达5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88%。在教师队伍中,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编导、国家一级演员、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人才、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人文社科)优秀人才、吉林省新世纪人才、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吉林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吉林省第十八批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吉林省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和吉林省企业科创专员等称号。有30余名博士生导师,有31名教师被聘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导师。一批外籍教师常年在校任教。2024年,学校实施教师队伍建设“三百工程”,着力培育一支具有卓越教学、科研以及综合能力的青年教师队伍。
学校坚持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成果丰厚。2017年获批吉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同时获批4个立项建设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6个优势特色学科。2018年12月,福祉学获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学校不断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形成了7个学科专业群。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省一流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数量逐年递增。2022年,音乐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会计学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专业成功转为师范类专业。“护理福祉专业团队”获批吉林省普通本科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获批吉林省首批创新创业示范学院。近5年来,学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30余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50余项。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国赛和省赛中斩获奖项50余个。2021年,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批国家级20项、省级60项,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6银20铜的好成绩。2022年,参加“建行杯”第八届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荣获2金7银15铜的好成绩。高度重视抓好教材编写工作,累计出版教材300余部。学校科研实力明显增强,走在了全省同类高校前列。现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个。其中,2022年《综合材料绘画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获批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项目。2021年东北秧歌舞蹈《姥姥的田》荣获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获批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4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姥姥的田》顺利结项并获优秀等次。2023年原创东北秧歌舞蹈《冰凌花》荣获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获批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近5年来,发表论文1400篇,出版学术专著、编著、译著等各类著作40余部,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0余项,获批省部级课题300余项。获批实用新型等专利70余项,软件著作权60余项。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20余个。学校被评为吉林省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始终站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高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首开中国福祉本科教育先河,把福祉教育和福祉学科建设作为重要抓手。2008年,中国社会化养老东北教育基地落户学校。2010年,率先在全国成立福祉学院,开设福祉方向本科教育,投资修建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福祉实验大楼。学校制定了《创建福祉事业规划纲要》,构建了福祉教育、福祉研究、福祉培训、社会服务和福祉文化传播“五位一体”的养老事业模式。2019年,社会工作专业纳入国家“双万计划”被评为吉林省一流本科教育专业。“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群”被评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同年9月,全国首家“护理与照护教育实践基地”在学校设立,在解决老年健康与护理照护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和关键性步伐。2020年,学校参与吉林省新基建“761”工程方案实施计划,依托智慧康养创新实验室的5G传输技术,承担“吉林省(通化市)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云平台”重点专项与建设任务。2022年12月,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高校休闲康养产业学院协作体”的牵头单位。“休闲康养现代产业学院”被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评为第二批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同时,还获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培育项目。学校以休闲康养、康复健康、养老服务、中药保健等四个方向为突破口,发挥福祉专业优势、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智力优势,加快促进产学研的融合与衔接,为全省休闲康养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2024年12月,举办国内首个福祉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研讨会,成立国内首个福祉研究院,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福祉学”概念,系统阐释了中国福祉学的内涵等问题,形成建设中国福祉学和培养福祉人才的共识等新理念,厚植了福祉学科内涵。福祉学作为吉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获评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首轮建设周期优秀等级。学校成为全国儿童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养老服务管理专业高质量建设联盟理事单位和“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成员单位。目前,学校已成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福祉养老事业发展的“智囊团”“思想库”和“人才输送基地”,形成了“医养结合”“医护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格局,走在全国高等教育福祉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前列。
学校从办学之初,就高举国际化办学旗帜,先后与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采取“3+1”“2+2”等方式,联合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优秀毕业生可以在国外“本硕连读”。近5年来,学校先后派出10个团组、30余人次,赴国(境)外考察访问,洽谈扩大交流与合作事宜。接待国境外120余个,来访团组500余人次,新签署合作协议50余项,拓宽了合作育人渠道,提升了合作办学层次。学校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和高水平外籍教师,先后聘请150余名外籍教师,连续多年荣获吉林省“长白山友谊奖”和“优秀外国专家”称号。作为吉林省仅有的具有出国留学服务资格的民办高校,学校坚持以对外汉语教育为主的外国留学生教育,形成了培训特色。近5年来,每年都有一批留学生来校学习汉语,先后接收美国、韩国、俄罗斯、泰国、塔吉克斯坦、挪威等国家的500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汉语,派出百余名学生参加韩国、俄罗斯、新西兰等合作留学项目。2024年,学校成立外事工作委员会。成立英国朴茨茅斯大学“3+1”本硕连读国际班。学校的教学科研融入国际化教育元素,在国外的影响不断扩大。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果显赫。2019年,学校被认定为“全国民办学校党建特色项目建设基地”,原创话剧《郑德荣》被评为“全国民办学校首批党建特色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2020年,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荣获“全国党建标杆院系支部”。2024年,学校《唱好思政课改革“三部曲”,演奏立德树人“主乐章”》典型案例,荣获第六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特等奖。《让“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主题实践活动行稳致远》典型案例,入选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典型案例选编》。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东北三省一区“大思政课”建设联盟理事单位。近年来,每年有千余名学生获得全国和省级奖励。2018年,两名学生代表吉林省首次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比赛获前10名,并入选国家集训队。2023年6月,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吉林赛区决赛1人获特等奖、7人获一等奖。近年来,学校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一直位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超过90%,多次受到省教育厅表扬。建校37年来,有5万余名学子毕业走出校园,他们当中许多人已成为学者、教师、公务员、思想政治工作者、企事业单位优秀管理者。先后涌现出奥运会和亚运会志愿者、“感动吉林”十大人物、“吉林省百优大学生”“吉林省最美抗疫志愿者”“吉林省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吉林好人”“长春好人”“长春市文明大学生”等一批先进典型。2023年12月31日晚,《启航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播出。舞蹈专业百余名学生演绎创意作品《瑞雪兆丰年》,在央视综合频道、综艺频道等央视新媒体平台播出,受到央视领导和总台领导的表扬。2024年9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承办的“‘山海路’——中国舞蹈家协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十周年舞蹈精品展演”上演。原创东北秧歌作品《扎根》作为展演节目在国家大剧院精彩呈现。2024年12月,原创舞蹈《冰凌花》参加中国舞蹈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繁花竞放”2024中国舞蹈“荷花奖”巡演,在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和节目优秀创作奖,视觉青年文创设计工作坊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办学37年来,学校全面建设硕果盈枝,社会影响不断扩大。2005年,荣获陈香梅教科文奖办公室、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颁发的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贡献奖。2011年,参加全省社会组织综合评估,名列最高等级5A级社会组织榜首。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学校党委先后4次被评为吉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以来,先后被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模范集体”“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校创始人、董事长穆树源教授先后荣获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授予的“民办高等教育创业奖”、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先进个人”、中国老教授协会授予的“开拓进取、为人师表先进个人”称号。个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吉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吉林省创业先锋”“吉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凝心聚力谋发展,踔厉奋发向未来。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全校师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围绕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气象注入新的澎湃力量,为把学校建成具有人文福祉特色的一流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2025年1月宣传处更新)
地址: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博硕路1488号 邮编:130117
吉公网安备 22017202000203号 吉ICP备11002363号-6
Copyright © 2018 长春人文学院版权所有
本站支持IPV6访问